加強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
推動中國商標品牌國際化
——劉玉亭在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成立125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
(2016年11月15日)
劉 玉
亭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青島,共同迎來馬德里體系的盛會。首先,受張茅局長委托,我再次代表工商總局對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成立125周年表示祝賀!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多年來對中國商標事業的支持與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出席盛會的中外嘉賓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不斷繁榮,成員國數量不斷擴大,商標申請和注冊量不斷增長,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對促進商標國際保護和全球化發展,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推進全球知識創新和品牌經濟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馬德里體系方面的密切合作,充分顯示出這些積極成效。
值此馬德里體系成立125周年之際,我們在此共同分享馬德里體系的實踐經驗,交流商標國際化的最新進展,探討如何推進商標品牌在全球經濟中的發展,非常有意義。借此機會,我向各位介紹三方面情況。
一、企業的品牌意識不斷增強,中國商標迅猛發展
從2008年中國政府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以來,中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圍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積極推進商標知識產權戰略,商標品牌較快發展,為中國品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首先,中國商標注冊申請量逐年增加。2013年申請量188.2萬件,2014年228.5萬件,2015年達287.6萬件,已經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1-10月達到297.1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0%。截至2016年10月底,中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137萬件,累計注冊量1410萬件,有效注冊量1200萬件,實現了“三個超千萬”。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測算,中國年度商標注冊申請量占到全世界的1/3。中國每萬戶市場主體有效商標擁有量逐年增加。2011年為1074件,到2015年為1335件。目前,中國平均每7.5個市場主體擁有一個有效商標。
中國商標品牌的快速增長,源于企業、政府和社會的廣泛共識和共同努力。一是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為商標品牌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2014年開始,中國政府開展商事制度改革,通過一系列舉措,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提高了投資創業效率,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2015年,全國新設企業443.9萬戶,比2014年增長21.6%。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2014年平均是1萬戶,而改革前是6900戶。今年1-10月新登記注冊企業444.7萬戶,比去年同期又增長了28.9%,平均每天新登記設立企業1.46萬戶。到10月底,中國企業總數超過了2500萬戶,與此同時,新登記的個體工商戶也大幅度增長,到10月底總量超過了5800萬戶,農業專業合作社超過了174.9萬戶。這樣的發展勢頭,還將保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大量新市場主體的產生,為創業創新提供了巨大活力,為商標品牌的發展提出了內在需求。
二是政府部門大力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為申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注冊服務。我們降低商標注冊費用,減輕申請人成本,提高申請人商標注冊的熱情。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在2013年將商標注冊費由每件1000元人民幣降低至800元人民幣,2015年又降低至600元人民幣。我們改革商標審查機制,優化審查環節,縮短審查周期,將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縮短到法律規定的9個月以內。我們運用信息化手段,開通網上注冊申請,2015年網上申請注冊商標的數量已經達到總申請量的74%。
三是商標的品牌價值逐步顯現,發揮了重要的激勵作用。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商標品牌價值的認識逐步提高,商標品牌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不僅代表著企業的信譽,也代表著品牌的經濟價值,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資產運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積極支持企業運用商標無形資產開展質押融資,增強品牌的資本化運作能力。2015年,共辦理商標質權登記申請1175件,同比增長55%,幫助企業融資343億元。這些都為企業增強商標品牌意識,提升品牌價值,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實施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中國商標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1989年7月4日,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加入書,同年10月4日正式成為《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的第28個成員國。這是我國加入的第一個程序性知識產權國際條約。1995年9月1日,中國政府正式簽署《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議定書》,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為議定書第四個締約方。中國加入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既為中國商標的國際化創造了條件,也為其他國家的商標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打開了大門。
隨著中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中國申請人的馬德里國際商標申請量,以及外國申請人指定中國的馬德里國際商標申請量持續增長。外國申請人指定中國的申請量,多年位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馬德里聯盟第一位,同時,中國申請人提交的申請量也長期位居前十位。2015年,中國馬德里商標申請量為2321件,同比增長8.5%,在馬德里聯盟位居第六位。2016年1至10月,中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量為2439件,在馬德里成員中暫列第五位。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申請人提交的馬德里國際商標有效注冊量達21622件。指定到中國的馬德里申請量為24849件,繼續排名第一。通過國際化發展,中國企業的全球品牌價值不斷提升。2016年6月,全球品牌咨詢公司“華通明略”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排行榜中,中國上榜品牌從2006年的1家增加到2016年的15家,總體品牌價值大幅增長。
同時,馬德里體系的有效實施,促進了中國商標注冊管理體制的改革開放。一是積極推進商標國內注冊制度與國際規則銜接。1989年,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關于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辦法》,使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在中國的實施具有操作性。此后,隨著中國《商標法》的修訂和《馬德里協定》、《馬德里議定書》及其《共同實施細則》的修改,國家工商總局多次完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的國內實施辦法。2014年修訂的《商標法實施條例》新增了“商標國際注冊”專章,廢止了原有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實施辦法》,將其由部門規章修改上升為國家行政法規,進一步明確了商標國際注冊規則。
二是不斷加大馬德里體系推廣力度。國家工商總局積極開展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的宣傳和培訓,引導企業強化商標意識,強化品牌國際化戰略。通過在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各類媒體上廣泛宣傳,擴大馬德里體系在社會上的知曉度和影響力。同時,舉辦巡回研討會和座談會,在全國各地開展商標國際注冊的宣傳培訓,增強企業的商標國際注冊積極性。并且,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舉辦中國商標金獎頒獎大會,促進商標保護,激勵中國申請人有效利用馬德里體系。
三是不斷深化商標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世界上12個與商標有關的國際條約,中國已經加入了6個。并且,中國與有關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相關機構簽署了60個合作諒解備忘錄,其中,涉及商標方面的有30個。中國的商標保護已經具有國際化特點。一方面,我們支持中國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深化同主要國家商標主管部門、經貿、海關等部門的合作,健全企業海外商標維權機制,積極幫助企業在海外維權。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對于外國(地區)的商標品牌給予積極保護,2015年共查處侵犯港澳臺和外國商標注冊人權益案件6407件,罰沒金額1.06億元,切實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三、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進入了深度調整、緩慢恢復時期。中國經濟也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傳統的粗放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對此,中國政府提出一系列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創新發展,推動中國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發展品牌經濟,培育全球品牌,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百姓生活的品質,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
近年來,中國商標品牌的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第一,中國商標的國際化程度還不高。中國商標申請量雖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僅有4%赴國外尋求商標保護,而瑞士的商標申請中75%是國際商標,美國國際商標占比45%。這說明,中國品牌開拓國際市場的意識和能力都有待提高。第二,中國品牌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還不強。每千億美元GDP的經濟效益,在美國是由2175件商標創造出來,而在中國是由12071件商標創造的,美國平均每件商標產生的實際經濟效益是中國的6倍。第三,全球知名品牌的數量還不多。2015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美國有228個品牌上榜,排名第一,英國以44個品牌位居第二,日本占37個。中國雖然有31個品牌入選,但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還不相稱,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還有待增強。
從趨勢看,中國發展品牌經濟,打造全球品牌,具有許多優勢和潛力。在全球經濟不很景氣的背景下,市場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這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重要基礎,也是培育、發展全球品牌的有利空間。特別是一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在中國具有突出的市場優勢,具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培育這些新的發展。近年來,許多網絡技術帶來的新產業、新模式,在市場較小的地區,難以培育出大企業、大產業。而中國許多互聯網公司的興起,一些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的大市場優勢,形成大市場、大產業、大公司的發展格局。并且,中國消費者已經顯示出品牌消費的趨向。隨著中國從中等收入體向發達經濟體邁進,中國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階段。這兩年,中國消費者的出國購物、跨境購物的趨勢,充分顯示出消費者追求品質、追求品牌的熱情。這為品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商機和契機。
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推動中國商標向中國品牌轉變,增強商標品牌的知識含量和經濟價值,提高經濟全球化發展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是我們政府部門面臨的重要任務。我想強調四點。一是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發揮企業作為商標品牌建設的主體作用,引導企業樹立商標意識,強化品牌戰略,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競爭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二是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特別是競爭規律,使市場和消費者成為品牌價值的最終裁判者,要在市場主導下,通過公平競爭實現品牌的優勝劣汰。三是切實履行好政府部門的監管和服務職責,要強化商標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侵權假冒行為打擊力度,保護知識,保護發明,保護創新,培育誠信文化,凈化市場環境;同時,加強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豐富商標資源,提高服務效率,為發展品牌經濟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四是繼續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商標知識產權、商標品牌領域的交流合作,提高商標品牌戰略的全球視野,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優化中國商標的全球布局,推動品牌經濟健康發展,促進經濟全球化進程。
最后,祝本次馬德里體系成立125周年紀念活動圓滿成功!
來源: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