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敗訴蘋果涉事產品或被禁售
在與深圳唯冠國際就iPad名字使用權訴訟結束之后,蘋果在中國市場再次陷入侵權風波。日前,蘋果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產品被北京知識產權局裁定,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深圳佰利公司的專利,并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機型。而記者昨日看到,目前iPhone6和iPhone6 Plus仍然在廣州有銷售。對于深圳佰利公司的訴訟和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的禁售判定,蘋果已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業內表示,一旦此次涉及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在中國市場被禁售,蘋果業績將遭遇巨大壓力。
日前,蘋果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產品被北京知識產權局裁定,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深圳佰利公司的專利,并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機型。
蘋果兩款手機被裁定侵權
據悉,此次蘋果被裁定侵犯了手機100c的外觀專利,該項專利持有人為深圳佰利營銷服務公司。深圳佰利公司認定蘋果公司和中復公司下屬門店銷售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自己的外觀設計專利。
深圳佰利公司稱,該專利申請于2014年1月13日,授權公告日為2014年7月9日,而蘋果的iPhone 6發布于2014年9月,所以向北京知識產權局提出,要求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復電訊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停止上述許諾銷售和銷售行為。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審理認為,經過比對,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雖存在一系列的差別,但均屬于一般消費者難以注意到的微小差異,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無顯著區別,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
據悉,蘋果公司對北京知識產權局的裁定不服,已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業內表示,此次蘋果提請復議一旦被駁回,維持原判,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在中國市場或將面臨被禁售。
被裁定侵權手機仍在銷售
記者昨日在廣州看到,已經被北京知識產權裁定侵權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仍在銷售。而據記者了解,蘋果在中國被判侵權并非首次。2010年,蘋果與深圳唯冠有關iPad在中國市場商標歸屬權的問題開始打官司,2010年4月,蘋果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深圳唯冠,2011年,唯冠在深圳與惠州兩地起訴蘋果經銷商,要求禁售iPad。在經過幾輪斗爭之后,2012年7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外宣布,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權問題達成和解,蘋果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和解費用。
此后,2012年6月,智臻公司在上海將蘋果公司訴至法院,稱蘋果的Siri技術涉嫌侵犯公司小i機器人的專利權。對此蘋果公司表示,小i機器人擁有的專利應無效。并于2012年11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宣告小i機器人專利權無效。但在2013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決定,維持小i機器人專利權有效的決定。
蘋果公司隨后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起行政訴訟,2014年7月,法院就此案作出宣判,蘋果敗訴。
分析:若遭禁售蘋果損失巨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是蘋果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場,而由于iPhone銷量大幅下滑,蘋果在最新一個財季遭遇了業績大幅下滑的殘酷事實。
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營收為505.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0.10億美元下滑13%;凈利潤為105.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5.69億美元下滑22%。同時蘋果在該財季眾多產品銷量同比大幅下滑,其中總計售出5119萬部iPhone,比去年同期的6117萬部大幅下滑32%;共售出1025萬部iPad,比去年同期的1262萬部下滑36%。據悉,這是蘋果公司營收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同時iPhone銷量更是推出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作為蘋果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市場,在第二財季的業績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中國市場營收為124.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8.23億美元下滑26%。業內表示,iPhone6s在市場上遇冷,是蘋果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如果一旦iPhone6和iPhone6 Plus被禁售,將會直接影響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業績。
蘋果回應:在等待北京知識產權法庭進一步審理
記者昨日聯系蘋果公司中國市場部相關人士,咨詢蘋果公司針對此次侵權事件有何回應,得到的官方回復是:“包括iPhone6,iPhone6 Plus,iPhone6s,iPhone6s Plus 和 iPhone SE 在內的全部機型都在中國市場銷售。蘋果已于上個月對北京知識產權法庭做出的專利侵權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目前仍在等待北京知識產權法庭進一步審理中”。